文化大不同?! 甚麼叫原汁原味?
如果你問老外,水餃的英文是什麼?
他會說 dumpling。
那餛飩呢?
喔!也是 dumpling。
那小籠包呢?
恩! 還是dumpling。
喔 ‧‧‧還沒吃飽,再加點個抄手吧!
好,那這個英文叫???
哈!又是dumpling!
可是,如果你半夜肚子餓叫男朋友買碗餛飩麵回來,一打開卻發現小籠包在湯麵裡載沈載浮,你臉上的三條線會不會跟碗裡的麵一樣多?
不服氣,你說水餃、餛飩是我們中華文化的精華,老外不懂啦!
那我們來個簡單點的,就麵條吧!請告訴我,油麵 、刀削麵的英文叫什麼?
那就是 noodle!
硬要講給老外,刀= knife,削=cut,為了精準去查字典!喔!削叫=shred 於是仰慕中華文化的老外可能會以為你要給他一碗碎麵湯。
是的,飲食其實是文化的具體呈現,不是從小浸淫在那樣的文化氛圍中的人其實很難掌握其精華有些搭配上的約定俗成,也很難透過語言或文字來表達,就好像上面說到的那些台灣著名小吃一般。
同樣的,要了解果醬或是法國的飲食文化,同樣也會存在著相同的問題呢


你知道嗎? 在中文世界裡,無論甚麼種類的水果經由熬煮糖漬,都叫做"果醬"。
但對於西方世界的人而言,果醬是可以根據糖漬後不同呈現的方式而有多種不同分類的。
尤其在歐洲,果醬的熬煮藝術風行程度更是深入每戶人家的家庭生活裡;在法國,熬製果醬更是全民運動。
就好比在中國江浙地區的傳統家庭中,都會為著兒子和女兒出生後釀製狀元紅和女兒紅一樣盛行。
那是一種守護和傳承情感的幸福,將水果保存在瓶子裡留下它最完美的味道。
根據水果的熬煮方式可以簡單分為以下幾種:
-
Jam / Confiture 果醬
英文的 (Jam) 和法文的 (Confiture) 都是指果醬。用整個水果或切塊混合糖、檸檬汁熬煮產生果膠而凝結,吃得到水果的果肉。
-
Jelly 果凍、果凝或果膠
不用水果的果肉,而是用果汁、糖、檸檬汁混合熬煮成剔透的晶凍狀,甜味比較明顯。
-
Marmalade 柑橘醬
用柑橘類的水果的果皮,搭配果汁和糖去熬製成的果醬,要保留一定程度的果皮(1/2~1/3)才能散發出濃厚的果香。